“李尚书说的对呀,圣贤说,各司其职,垂拱而治。文官就是文官,武将就是武将,做好在行的,分内的事情不是很好,为什么非要牝鸡司晨?”朱由检再次暴击,牝鸡司晨都用出来了。
“再说了,如果今天是文官,不代表一辈子都是文官,这几个大都督中,孙承宗、袁可立,洪承畴,卢象升,袁崇焕不都是两榜进士?不都是文官典范?只要真的有军事才干,出将入相有何不可?”朱由检循循善诱,“比如你李尚书,二品对吧,朕现在任命你为大都督府都督同知,从一品,辅佐孙夫子,总览大都督府政务。”
“啊?”李邦华也是醉了?自己刚才还是文官兵部尚书,转脸就成了武将二把手。日了狗了。不过谁能阻挡升官的诱惑?可就这么接受了,显得太没气节了,接受还是不接受?天人对抗。半晌,欲望超越了道德节操。
“臣……领旨。”
最终文官集团与朱由检达成了肮脏的交易,朱由检恢复了武将集团独立的指挥系统,而作为让步,第一任大都督府主要领导职位,六个都督,文官集团拿下了五个,就连总参谋长性质的都督同知也由李邦华出任,算是个大满贯。
在大部分文官眼中,皇帝要折腾就由他去,新成立机构不也很好,反正咱们文官一样可以出任,不就等于多出了六七个一品的位置。
终于崇祯二年五月的大朝结束了,如同政治地震一般,不过朱由检却以恩威相济,大棒加枣子的方式,以皆大欢喜的方式结束了。
退朝之后,朱由检亲临大都督府,召开了第一届明朝大都督府高层领导会议,都督同知李邦华主持会议,会上讨论拟定了大都督府工作则例,并列出了崇祯二年大都督府重点工作。
“大都督府今年刚成立,三件大事,其一理顺上下,具体来说:一、统计核实全国兵马,包括卫所、募兵、州府县兵勇等;二、统计每年所需要的军饷;三、清查核定全国军田、屯田。”
“陛下,对于吃空饷、侵占军田等如何处理?”孙承宗担忧的说道。这事情牵一发动全身,现在国家艰难,一旦操之过急,只怕会极其兵变也未可知。
朱由检是个务实的,说道:“通知下去,一切以崇祯元年为界,之前侵占的军田,军款、吃的空饷只要如实上报,朕既往不咎,也承认他们已经获得的,但今后不可再吃空饷,侵占军田。”
“陛下圣明。”在座的都督都是久在军中,知道吃空饷、侵占军田几乎是普遍现象,是没办法逐一追责的。
“这些统计工作要在年底前完后。各都督府具体负责,李邦华汇总核查督办。”
“臣等遵旨。”
“第二件大事,练兵。核定军籍之后,各地要加强练兵,各都督府至少要训练处5-8万常备可战的精锐部队,这个任务五年内要完成。具体就拜托各位都督了。兵部招兵,你们训练。选兵选将,都在你们。”
“臣等领命。”
“第三件大事,讲武堂。”
“陛下要兴建讲武堂?”李邦华惊讶,这是自己之前上书过得,被内阁驳回了,文管机构不允许一个系统的武官太学机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