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文学网>科幻小说>小人物的股海人生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基金的买入逻辑(上)
    陈焱笑笑继续道:“你们对于自己自身情况的分析做得都不错,对于自己能力所及或者精力、风险偏好适合的投资标的也各有选择,但是我不太清楚你们对于这些投资标的的要就都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先大概的说一下吧,从基金开始,你们谁先说?基金比较简单,修然,就你说吧。”

    说完陈焱和徐坤都看向了林修然,林修然也没有推脱,沉思了一会儿后道:“基金这个概念太大了,有很多分类,我们分开说吧,毕竟每一种都不太一样。”

    陈焱道:“我们只做证券市场,那就只谈一些证券基金的买入逻辑吧,股权等其他基金就先不说了。”

    林修然点了点头,徐坤也绕有形的看着林修然,这些他都知道他也想看看自己这个小师弟对于基金的理解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林修然顿了顿之后开口道:“我觉得基金这个东西按照资金的募集方式可以分成两类,分别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我们都知道是可以公开募集的,可以打广告进行宣传,说基金的业绩有多么多么好我们在手机上通过什么支付通软件可以买的基金基本上都是公募基金,一般10块钱就可以买入;而私募基金是只能私下里募集的,是不能打广告公开宣传业绩的,一般来说呢准入的门槛也比较高,一般来说至少都是100万起投的。

    这二者是不一样的,买入逻辑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先说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可以按照管理方式再分成三种,分别是完全被动管理、完全主动管理和主动被动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完全被动管理就是说操作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他完全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这只基金进行投资运作,完完全全的以某一个固定的指数为准,这一类基金呢一般来说就是指指数基金,按照组成指数的股票种类、数量以及各自的占比组成这只基金,完全跟着指数走,如果指数的组成进行了调整,比如加强了某只股票的权重,减少了某只股票的权重,基金经理就会将这个完全被动管理的基金的持有股票按照指数组成的调整情况,进行相同的调整。

    而完全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则是完全根据基金经理的判断进行操作,在基金经理的能力范围内,由基金经理自主决定买入什么股票、什么时候买、买多少、卖出什么股票、什么时候卖、卖多少,这所有的操作完全由基金经理根据自己的判断自主决定。

    至于那个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相结合的基金,一般来说是指指数增强的基金,这一类的基金,是以指数为标准,想要比指数的表现更好一些,想要涨的时候涨得比指数多,跌的时候跌得比指数少。所以基金经理在进行具体买入股票选择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判断以指数的组成为基础,在此之上对于组成指数的股票数量、种类、权重等进行调整,比如说基金经理觉得某一支股票不好,那这个基金经理就会降低这只股票的权重,甚至干脆将这支股票剔除出去。

    公募基金的这三种类买入逻辑都是有一定区别的。”

    陈焱和徐坤都没想到林修然会说的这么细,看到林修然说得这么认真,陈焱和徐坤二人也都没有出声打扰林修然,而是聚精会神地听着,二人时不时的还会微微点头。

    林修然说的有点累,于是拿起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道:“这三者的买入逻辑都是不一样的,先说完全被动管理性的基金,这一类的基金由于是完完全全跟踪某一指数,所以如果看好这一指数那就可以买进,这一类的基金有很多,有跟踪整个市场指数的,也有具体某一行业指数的,看好整个市场可以买整个市场的,看好某一行业的,可以买某一行业的。

    对于完全主动管理的基金有两种买入逻辑,其中一种是基于所有的公募基金每季度会公布一下当前这个基金所有买入的股票金额,占比前十的股票名称,公司买入的量以及各自买入的量占这个基金总量的百分比。所以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基金经理大举买入了哪些股票,如果看好这些股票,但是由于没时间买卖,或者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没有办法买股票,那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间接地买入股票。自己看好想要买进某一支或者某几支股票,自己有因为一些原因不能买或者不愿意买,那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买入基金,间接买入股票。

    而另一种则是不懂股票,也不看好什么股票,但是看好运作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这个人,不管是生活中本来就认识也好,认可这个基金经理的操作也罢,总之就是对基金经理这个人认可,那也可以买入这个基金。

    至于说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相结合的基金的买入逻辑,其实也是大同小异,首先是以指数为基础进行之后的判断和操作的,而且设立的目的是整体的表现要优于指数,所以本身就是抱着投资的表现比指数表现的好一些,这样的想法的人其实是非常合适的。其次因为对于具体股票种类、数量、权重等方面的调整是基金经理个人做的,所以如果认可基金经理个人的话,其实也是一样可以买进的。

    以上的两种情况其实都可以,但是最好的方式,最合适的买入逻辑是既认可基金经理这个人又想要投资的资产获得一个比指数强一些的收益。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基金经理调整之后,很可能将想要做的“指数增强”做成了“指数减弱”。

    以上就是公募基金的买入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