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文学网>玄幻小说>长河奔逝 > 风雨夷陵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武汉日报》是当时国民政府在华中的喉舌,受国民政府中宣部直接领导,被迫西迁宜昌。

    曼群利用担任报社主编积累的政界关系,拿到了当时千金难求的船票,在惶惶不安之中,一家四口乘坐民生轮船公司的客轮,离开武汉,溯江而上,逃亡宜昌。

    从江汉路泰宁街至大南门码头路程并不太远,江朝抱着一岁多的小女儿楚原,曼群牵着五岁多的汝起,站在码头举目四望。江面雾霭萦绕,曼群不由心里黙吟:“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望隋河一带,伤心霭雾,遣离魂断。”

    码头棚屋挤满了等待乘船的旅客,携带的各种行李四处散落。军警维持秩序的呵斥声、旅客的咒骂声、妇孺的哭声交织汇集,随同江雾一同回旋升腾。

    码头沙坝上的库房边上则是不断穿梭往返装卸货物的工人,宽阔的江面上,各式船舶好似慌乱地挤成一团,随时有可能擦挂碰撞。

    江水涨落,码头石阶有些湿滑,曼群一家人艰难冲破人流,经过江边趸船,终于登上了汉口轮。

    去往宜昌的船分为南船和川河船,南船主要航行于长江下游一带,川河船则要溯江过三峡到四川。

    宜昌以上的三峡航道狭窄,滩多浪急,险象丛生,有的地方仅容一船通过,特别是川江段的泡水、漩水、夹堰水、回流、扫弯水、横流等水流的不正常状态,造成螺旋桨的推力和舵压力控制力下降,可以使船舶突然发生偏转而离开原有航路,甚至使车舵失效引发事故。

    凭栏回望,曼群感觉曾经熟悉的武汉城在雾霭中变得陌生。

    三天后,抵达宜昌,只见城内军人不断涌入、百姓不断涌出。这座混乱之城仿佛变成了一条由人流构成的奇异大河,泾渭分明,反向流动、日夜不息。

    南京、武汉的相继陷落,国民政府被迫决定在平汉、粤汉线以西建立新的工业中心。以西南、西北建立抗战大后方。

    为此,一日日,内迁转移的学校、政府机关、工厂,连同源源不断涌入的各地难民,将不大的宜昌城塞得满满当当。

    白天人潮如织,人头攒动。在晚上,这滨江小城弥漫着一种虚假的安宁气氛,犹如江面雾霭,密密蒙蒙,隐藏了痛苦和残酷。

    宜昌,古称夷陵,“蜀道三千,峡路一线”,“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宜昌港则自然成为华中商品物资的集散地和转运站。

    川盐运往湖北、湖南,主要是走水路,必经宜昌。

    抗战开始,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受到很大破坏,全国产盐量减少一半。而且,东南沿海战火蔓延,运输瘫痪,原本依靠海盐的湖南、湖北等地,食盐奇缺。在这种形势下,川盐再次担当起“济楚”的大任。

    “川盐济楚”使得宜昌码头逐步兴盛。川盐品质好,口感不错,在湖北、湖南深受欢迎。故而,川盐的私盐贩运、贩卖屡禁不止。

    和平时期,从西坝、镇川门到宝塔河,江岸皆是码头,只见连樯接舳,衔尾不绝。舟船以千计,桡夫以万计。当时,宜昌江岸显现出“日有千人拱手摇橹,夜有万盏明灯桅灯”的盛况。宜昌沿江尽是泊船码头,沿码头多有商贸货栈交易市场。

    紫云宫以榨油坊居多,油籽船就停在三江江边交易;板桥河街都是水果市场、青果行;镇川门、中水门江边泊着煤船、砖船,上下搬运工人来年宜昌码头递漂不能靠岸的轮船,由木划子送客递货;杨泗庙为米市专用码头;一马路至大公桥的沿江沙坝上,多有板屋、草棚,形成河畔市场……茶坊酒馆,江湖杂耍,热闹非凡,成为宜昌码头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