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文学网>都市小说>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一二章 确实乱了
    人都有自知之明,特别是能在大宋朝堂上混事的臣工,还是做到内阁大臣这一层次的,没人不懂得进退。

    本来怀疑官家让新旧内阁拟订议政人选,是一次新旧内阁争端,结果却很平淡。

    议政是职位不是人,所谓议定议政人选,就是确定朝廷衙门职位…~这种事做主的是官家。

    也就是说,不管争吵到何种程度,最终拍板的是官家。

    定人选,这不是纯粹的公事,也好像与私情不相关。

    所以,倒是少了争端,都是本着用其才,辨其德,方能居其位。

    这也是赵曦允许新旧内阁拟定议政人选的原因……越是容易产生争端的形势,越能推举出最适合的人选。

    这不是论政,话可以来回,这是定人,没有来回。才与德,能否符合议政职位,是有目共睹的。

    赚取名望的事,谁也会做,特别是在朝堂浸淫了及时年的老臣。自从和官家恩准抵报刊登和市井议论,舆论阵地上的探讨就没有停止过。

    只不过,因为士族都在恪守一个底线,没有谁真的就站在草民的角度上去思考,反倒是在字里行间带着施舍······人们还就接受这样的施舍。

    另外,作为臣工,哪怕是官家恩准公开,也没有谁真的就将朝廷议定的措施公开了。可这样的议论毕竟有个限度,也不是一直有话题让他们继续。

    于是,臣工们充分发挥了他们腾挪的能力,从减免农税开始,说到了国朝农桑之根本,再说到国朝粮食和田亩的关系,一直说到开垦荒地如何的利国利民。

    可惜,本来准备在舆论阵地上一争高低,结果,当官家提名内阁的事发生,那些准备新进内阁的,就不再继续了,只留下这些老阁老们独立支撑着这个话题。

    也许是快要卸任了,也或许是心里真有郁闷,甚至是面临致仕,向官家证明自己在治政上的能力,本来只是讨论减免农税,进而延伸到了国朝农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章的苗头突然就转向了针砭时政······

    比如今天,高家人就进宫觐见官家,因为今日收到了文彦博的署名文章,是针对如今国朝军伍体制的。没法确定是否刊登,便进宫求恩准了。

    “文相所言之事,高太尉以为如何?”

    对于高家人的称呼,赵曦有时候挺犯难。比如高遵裕,他总不能称表字吧?好歹是丈叔叔,从赵曦心里是叫不出名字的。

    若是称呼一声岳丈叔叔······这是公事,恐怕喊出来会吓着高家人。

    “回官家,公绰以为,文相所言之事属实。一路军伍的武将调任,而下属将领未动,文佐官未调任,事实上确实存在文佐官在军伍架空主帅的可能。”